拥有27.4万粉丝的玉石领域博主“柴怼怼”,近日因涉嫌生产、销售伪劣产品被警方逮捕。此前,他因蓄意抹黑知名零售企业玉石质量,账号已被依法关闭,却仍不思收敛,最终落得被立案侦查的结局。
“柴怼怼”起初以“揭露玉石黑幕”“专业打假”为噱头,分享玉石知识与鉴定技巧圈粉;可流量渐长后,他却背离初心,在直播间售卖假冒伪劣玉器,甚至违规销售“三无”白酒、茶叶和中药材,从“打假者”沦为“售假者”。
近年来,部分博主打着“网络打假”旗号,或持证据到店维权,或直播曝光售假行为。这类维权本可规范市场、补充消费维权渠道,“强对抗”的呈现形式也易吸引流量。但“柴怼怼”之流扭曲其正向价值,将“打假”异化为引流工具,甚至借“维权”遮羞布售假违法。
更有博主以“惩恶扬善”自居,行敲诈勒索之实。2024年8月,某网红博主就因伙同他人以“曝黑料”威胁带货主播,索要数百克黄金并承诺“提供保护”,被警方以涉嫌敲诈勒索罪立案侦查。
对“柴怼怼”等人的查处,明确了“网络打假”的本质——守护消费者权益、肃清市场乱象,而非借“正义”牟利。若“打假”沦为引流噱头、售假幌子或谋私工具,便彻底背离了维权初心。
自媒体创作者需谨记:流量之上有责任,维权之中守法律。短视频平台要强化直播带货资质审核与商品溯源,从源头阻断“三无产品”上架,避免成“假打假”帮凶。消费者也应关注打假证据完整性,警惕“打假后立刻带货”的行为。
“网络打假”本可展示维权过程、营造维权氛围,亦有“证据先行、联动媒体监管、倒逼企业整改”的正向案例。唯有回归正向价值,它才能真正规范市场、保护消费者,让互联网成为诚信经营、合法创作的沃土。
弘益配资-平台配资-股民配资炒股-今日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